图为:关员监管中欧班列开行 李紫恒/摄
近日,中欧班列“上合快线”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准时发出,满载货物开启跨境运输旅程。据了解,这批货物主要包括高吸收性树脂、挖掘装载机、轮胎、纺织服装等商品,共计55车、110个标准箱,货物总重约430吨,货值约1200万元。
据青岛海关统计,自2018年6月10日我国宣布在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以来,截至8月31日,上合示范区累计到发中欧班列4814列,年均增长33%。运输进出口集装箱39.5万标箱,运送货物总重超331万吨。
截至目前,上合示范区常态化开行22条国际班列线路,通达23个上合组织和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54个城市,为上合示范区充分发挥国家级合作平台作用注入强劲活力。
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设立中欧班列专门窗口办理申报、验放等通关手续,提前向企业了解班列月度发行计划,根据发行计划优化监管人员配置,确保班列“货到人在”“即到即发”,实现中欧班列快速通关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不断优化海关监管模式,推进‘一单到底’多式联运模式,使企业一次申报即可全程通行,不断助力企业降本增效。”胶州海关副关长雒书鸿表示,将持续推广和运用铁路快通等模式,为中欧班列提供个性化监管服务措施,为上合示范区经贸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物流保障。(张振兴/文)